
那些花儿---恩钿月季园一角
本帖最后由 红泥小暖炉 于 2012-5-9 23:09 编辑
喜欢这条路,每天都会在这里走过.
进入五月,,以前满眼的绿色里,渐渐地姹紫嫣红起来,空气中飘散着越来越浓郁的月季花香......
玫瑰庄园,往里瞄一眼---
花儿小小的,却团团簇簇,灿烂得让人无法忽视
又想起四月末河岸边那丛婀娜的紫藤了,绝世风华也不过如此吧,可惜那抹紫云,灿烂不过瞬间,三两天时间就完成了花开花落,归于平静了.
这些都是传说中的藤月类?
赶紧进月季园看一眼,太诱惑人啦
这是粉扇,花儿超大,颜色也漂亮,粉紫粉紫的
树月太美了!黄颜色好抢眼啊!
师傅们是怎么嫁接树月的?看一眼就想拥有啊!
路的那头,有更美的风景,记得是个月季花海
,
赶着回家
很想在这花墙下呆坐半天...

+8花币一树
红泥小暖炉见习院士
冰心曾题词中国玫瑰-月季:我喜爱玫瑰花因为她有坚硬的刺,浓艳淡香都掩不住她独特的风骨。我们爱她,除了她的浓艳淡香,还因了她象征的美好、和平、爱情、友谊和幸福。
2008年世界月季联合会将屡获大奖的“梅昂2003”月季命名为“恩钿女士”,5月22日世界月季联合会主席梅兰博士专程从法国到北京植物园进行“恩钿女士”的命名仪式。
去年5月26日,太仓市现代农业园开馆,又及恩钿月季公园奠基仪式,梅兰博士从法国带了五棵“恩钿女士”月季,种在了太仓恩钿月季公园。
我们不禁奇怪,这个法国月季和我们太仓有何关联?“恩钿”又是何人?
月季原产地是中国,学名:Rosa chinensis,英名:Chinese Rose。现在花店里的切花玫瑰实为月季,北京奥运会颁奖花束的主材也是月季,非玫瑰也,但我们都叫她们为玫瑰。
“恩钿”,为蒋恩钿女士(1908-1975),太仓人,月季-“恩钿士”的命名年是蒋恩钿诞辰100周年。恩钿女士,一生潜心研究月季的培育和推广,在国内外园艺界享有“月季夫人”的美誉。
1908年,恩钿出生在太仓城厢镇的蒋家花园,现在的党校所在地,家境殷实。她聪明好学,从小读了大量的古典文学。11岁时,不幸母亲去世,继母送她到了苏州振华女中读完高中。1929年,清华首次到南方招生,恩钿被录取了该校的西洋文学,同班的还有钱钟书、万家宝(曹禺)。三十年代,冰心兼课清华,恩钿听过她的课,亦师亦友,冰心也是日后恩钿月季事业的大力支持者。
1953年,恩钿接受了留欧华侨吴先生生前的重托,将吴先生生前的大部分月季移至北京的家中,精心培育。吴先生,17岁入英国剑桥大学,得七个学位,一生热爱月季,倾平生精力,培育种植月季一千多株。临终前将他心爱的月季托付给了也
热爱月季事业的恩钿。
1959年,为庆祝建国十周年,恩钿被邀为人民大会堂建一月季园,她在丈夫的大力支持下,将家里的月季全部捐赠移栽到了人民大会堂,经她的精心指导培育,国庆前夕,月季一齐绽放,得到了周恩来等领导的一致好评。
大会堂月季园的成功后,恩钿应邀任北京园林局顾问,7年里几乎是义务为天坛公园工作。出版了很多月季培育的专业书刊,帮助京津地区建立了四座月季公园,同时也恢复了家中的月季园。还利用业余时间翻译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
1963年5月,天坛公园迎来了第一个月季花季,当年三年自然灾害刚刚结束,姹紫嫣红的月季给贫瘠的精神带来了希望。国家领导人及成千上万的市民纷纷到天坛月季园观赏月季,陈毅说:朱德是兰司令,恩钿是月季夫人。这就是“月季夫人”的来历。
1966年,文革风暴袭来,恩钿退回天津的家,精心守护着家里的最后一批月季。1974年,她不幸患上癌症,但她很乐观,表示手术后,想再回到北京从事她的月季事业。可谁料到,1975年67岁的恩钿因手术在天津不幸逝世。
为彰显蒋恩钿先生的杰出贡献,故乡于她百年诞辰之际特辟园并命名为恩钿月季公园,并于园里建了“恩钿纪念馆”。
恩钿月季公园,占地15万平方米,由月季公园、玫瑰庄园、月季研发中心组成,集会展、娱乐、休闲、纪念、度假、研发于一体。公园从人和自然的需求出发,以恩钿纪念馆为主建筑,突出地域文脉的传承,以品种丰富的月季为主题,突出月季文化的传播。月季园于2009年4月28日开园。
以上,转自花言巧语朋友的博客
2012-05-1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