扦插真不是个技术活--4.4上坟田间偶遇

观云道人

2013-04-04

本帖最后由 观云道人 于 2013-4-4 20:57 编辑

2013.4.4去舅舅老家给外公外婆上坟。

在田间逛逛时,偶然发现了,有人扦插的月季。

某农家搭的棚子,简单的小暖棚,里面就是普通的园土,和外界一样的土质,只是保暖保湿的关系,有好多青苔。

密密麻麻的,好像都成活了。

这是完全掀掉塑料膜的,一小片。

能看的到叶片上的药斑,主人还是很懂的,hoho。

有的已经有花苞。

从叶子和花苞来看,应该是HT类。

枝条有粗有细,看来主人剪的也很随意。

这样的小片月季培养地,差不多有5、6茬,密密麻麻的,目测有三四百株最起码。

呵呵,扦插月季,真的不是技术活。

还是那句话,月季,贱养即可。

PS:小米1S最近是肿么了,拍的照不行啊...

相关阅读
查看全部|只看楼主评论148阅读7473

观云道人见习院士

单手沙发。

呵呵,所以看到抢苗,很淡定了。

月季真的很好插活。繁殖成本.....,请不要攻击我......

2013-04-04回复

观云道人见习院士

本帖最后由 观云道人 于 2013-4-4 20:49 编辑

beefarn 发表于 2013-4-4 20:45

但是人家包装发货可是体力活,就算一人一天能发货100棵,每棵赚赚20元,那一天也只不过2000,卖苗的旺季也春 ...

我见过的苗圃,都是做工程的。

铲子下去,直接挖出根来,洗干净(忙的时候都不洗的),堆好,清点,装车,走人。

2013-04-04回复

观云道人见习院士

本帖最后由 观云道人 于 2013-4-4 21:06 编辑

mkjh1234 发表于 2013-4-4 20:58

还是有技术的,当会的时候,一切都很简单了,但过程的焦虑与无助,好多人是不会去了解的。

哈哈~

想起了小时候。

爷爷奶奶说,某某地方有一棵长的很好的月季。就问那家主人讨了根枝条,回来后直接插在黄沙堆里,然后过段时间就活了。

活了以后移到前面地里。

现在都移了好几次了,好大颗。其实再看看,也就是粉和平,也许那时候还不多吧。

小时候(十几年前),根本没人专门研究扦插,就知道剪下来往黄沙堆里插就好。

哪有现在珍珠岩什么什么的各种深奥的扦插方法。

2013-04-04回复

观云道人见习院士

繁華ヽ落盡 发表于 2013-4-4 21:15

不知道扦插需要打什么药呢?在什么时候打

冬剪后,把枝条扦地里,盖膜,O了

2013-04-04回复

观云道人见习院士

蒲田踯躅 发表于 2013-4-5 16:27 这是因为人家数量多形成了小环境,我们的规模不行的。我去年暑假还插活一个玫瑰就是用你们所说的垃圾土,密 ...

东插就该地插覆膜,很简单的,人为营造保温保湿的小环境。冬天细菌不活跃,小环境里地温也较高,所以成活率极高。农村里要插月季 数量一多都这么做。和你说的没必然关系。

2013-04-05回复

观云道人见习院士

蒲田踯躅 发表于 2013-4-5 16:27

这是因为人家数量多形成了小环境,我们的规模不行的。我去年暑假还插活一个玫瑰就是用你们所说的垃圾土,密 ...

我扦了2年月季,反正各种都试过。

你的在夏天插的,和冬插,差别很大。

夏天温度高,细菌活跃,所以,夏天是既适合扦插,又不适合扦插的季节。适合的地方在于,温度高,植物活跃,如果管理的好,普通的一次性杯子沙插,2个礼拜就能有不错的根系。不适合的地方在于,细菌活跃,非常容易黑杆。

你说的垃圾土,应该是素园土、生泥、山黄泥之类,这类土其实是非常适合扦插的,只是花友们比较高级而已。我曾经做过实验,山黄泥的扦插成活率,不输于粗砂。

我的扦插方法,就是在家里天井二楼过道(农村老家),用一次性杯子,一个杯子一根枝条,基本都用的是黄砂,因为干净。成活率相当可以,80%左右。

曾经试过一个小花盆里倒满沙子然后密密麻麻的插枝条,结果没活几棵。个人认为,家庭环境下,这种密集的扦插方式,会导致细菌传染加大,从而使成活率大幅下降。

这也是我情愿拿一个个一次性杯子装黄沙的原因。

农村里冬插,一定数量才会覆膜,也是考虑到成本问题。几棵的话,就往黄沙里一插。其实这种小环境不好的,因为过于密集,开春后,温度一高就容易生病。所以如图里所示的,那个户主,打了药水的。

仅供参考,欢迎交流。

2013-04-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