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原创)植物辨识系列之二十:壮阳催 情谁最棒?(敏感话题,严肃文章,不喜勿喷!)
本帖最后由 西门熊猫 于 2014-11-27 23:40 编辑
找不到合适板块发帖,看到这版块的奇趣二字,靠谱!
上篇
一说起男女那点事儿,总有人抬出孔孟二位圣人给自己壮胆.儒家五经之一《礼记·礼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告子上》:孟子与告子辩论,告子曰:“食色 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食色 性也"其实是告子作为辩论一方的比喻,现在当成了真事儿.圣人们看到吃饭和繁衍是动物的两大主题,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却没注意到二者的辩证关系.我们老百姓更聪明,看出其中端倪.古谚“饱暖思淫 欲”,意为吃饱了就胡寻思乱想.
中华民族是个早慧的民族,自古全球最高人口可不是盖的.当别的民族还在茹毛饮血之时,我们都忙不迭的出医书玩保健啦.现在传得神乎其神的<<黄帝内经>>就是较早的一本.这本战国时代的医书就提过两性问题,之后的历代医家都有涉及.古代社会和我们现代社会在生育问题上正相反,多子多福,一两个肯定不够.从皇帝到平民,传宗接代很重要,有问题赶紧治,要不会背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恶名,命 根 子名符其实.
因为兹事体大,保护维修这活儿的任务自古有之,从壮阳到补 肾一路下来,说法不断.除技术操作的各种步骤及物质化学类的以外,在饮食方面,最有名的是以形补形之说.远古时代,每一种文明都经历过一阵子“生殖崇拜”,无论动物植物,只要能吃的,形状像哪个人体部位,就自然的认为对对应部位有好处,吃啥补啥,吃哪补哪.比如核桃之于大脑,西红柿之于心脏,芹菜之于骨骼,鳄梨之于子宫,木瓜之于乳 房,生姜之于人胃,地瓜之于胰腺,胡萝卜之于眼睛等等.说起来这事全球各国都有人信,不过天朝更厉害罢了.简单举动物类的几个例子.古人认为食草类犀牛和鹿的角神似某处,这两种动物就惨了,犀牛更可怜,远在印度东南亚或非洲都没得安宁.想来也奇怪,它们的犄角与下半身何干?违背了以形补形的对应原则,或者说上下对应吧?法棍不也挺好?算是黑色幽默一则.更对应的是各种动物鞭,**、鹿、海狗、豹、牛、驴,狗,YOU NAME IT!三鞭酒卖得欢也来自这种心理.同理的还有各种动物腰子.植物类的也讲究个形似,还有完全不相似的,只要补肾,也可以归到这一类.
在西方世界,他们讲究个氛围,一杯小半拉红酒或咖啡能和你聊半天,换中国人早疯了.所以他们推崇催 情类的,直接说壮阳啥的大概只有动物里的牡蛎,至于为何,找找图片一望便知.他们曾经信过的还有麻雀,蜂蜜啥的.植物里也有不少,千奇百怪,异国情调的居多.找遍古今中外,林林总总,细推敲没个靠谱的,倒不耽误我们去认知了解,曾经我们都傻过,虽然现在都来装聪明人
.
图片来自网络,俺会把握个度滴......
地皮植物-------姬岩垂草!
草本植物阅读5312评论2
狸藻科食虫植物开出纯真的彩色小花
草本植物阅读1265评论1
西门熊猫版主
从几个层面**此类问题.
一个正常健康的人类,青年和中年,老年之间的体力差距显而易见,这不是任何食物药物可以改变得了的.过了年龄,心理上可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身体上最好在马棚里石槽边老实呆着别乱来,乱来死得快.顺其自然最好,到点不行了就认怂,才是智者的选择.
性的问题和社会的安定富足,开放与否息息相关,我小的时候80年代还谈**变,羞于启齿.粑粑麻麻从来没教过俺这个,全靠后天摸索.现在完全颠倒,一到超市总是TT最醒目,天天发愁如何对下一代进行及早的此类教育.这类的话题从坊间到网络,触目可见,简直无性不欢.
从积极的角度讲,以前讳莫如深的东西,现在可以公开的讨论,不失为社会的进步.但是靠某种动植物就获得壮阳之类的效果简直是痴人说梦,基本可以洗洗睡了.如果你真想靠饮食解决,食物的多样性倒是唯一解决之道,营养全面自然人体好好,老的慢.
其实食物之外,人类寻找的脚步一直没停下.虽然每一种都副作用很多,但总有人前赴后继,以身试"药".从古代的春 药,到现在伟 哥.副作用在逐步减小.有趣的是伟 哥的发明也是其副作用的产物.原来研制之初是为了主治心绞疼之类的心脏病,哪知道主业不咋地,副作用成了正经事,无心插柳柳成荫.不过伟 哥也不甚完美,吃多了也有失去听力,视力的潜在危险.
发明伟 哥的美国瑞辉公司曾做过一个双盲实验,都号称使用伟 哥.实际操作一组是真,一组是安慰剂.真正使用伟 哥的88%的患者报告效果不错,而使用了安 慰 剂的患者居然也有39%说大有提高的.由此可窥见,人的信心何等重要,好多时候吃个馒头效果也杠杠的.这种道理老美的好莱坞大片最爱宣教,貌似困难重重,毫无可能性一事儿,中途各种纠结,最后通过个人小宇宙爆发,天人交战,结局都皆大欢喜.
形而下的问题通过形而上的方式解决是**此类问题的更高形式的办法,当然很多人不愿细想,老话讲,爱是最好的春 药.话老理不老.纵使你天天红旗不倒,从生物学角度讲,和种猪没啥区别,都是生殖冲动.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还有其他追求,爱家人,朋友,智慧,自然......不钻犄角,放下心来,反而啥病都好了.
人是最复杂的动物,喜群居,还有着喜新厌旧的天性.性之外,男女之间还有更多的社会问题,地位,金钱,权力,品性都在这之上.有些人更在乎这个,一闭眼也就认了忍了.
简而化之,如果您真有此类烦恼,先看自己年龄,若年龄尚可,没有任何一种单一食物可以救您.若您真信"药补不如食补"担心副作用,那就均衡营养,啥都吃点,多加锻炼还算靠谱.再不成,不在乎副作用的话,有万 艾 可.不想如动物般一样,相信您自己,做些心理治疗.还不满足,认真去爱,套用个流行词汇,如果爱,请深爱!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2014-11-2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