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原创)植物辨识系列之二十四:菠萝波罗蜜
本帖最后由 西门熊猫 于 2014-12-7 19:52 编辑
我们大天朝常以文明古国自居,算起来都是一代又一代先民的生活经验和积累.中国一直处在地球最大陆地板块_欧亚大陆板块的东边.不似美洲,大洋洲这样的孤立.过去的四大古文明也都在这一板块上,都能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借鉴.全球化不是这几百年才有的事儿,自从“人猿相揖别"走出非洲,广义的讲,也可以叫做人类全球化的肇始.
天朝文明绵延不绝,世所罕有.其中最大的优势在于自身不断融合的同时是总有外来文明不断冲击影响它.北方有少数民族,西方有印度,西亚甚至欧洲诸国.及至近代,正值自身文化衰落之际,无论愿意与否,又开始大规模接受西方近代文明.在古代,从对中国古文明的影响看,当属佛教的传入.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10世纪的古印度.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南北朝时期已在全国生根发芽.隋唐时期到达巅峰.因为语言不通,也诞生了一批优秀的译经家.鸠摩罗什(公元344~413年)、真谛(公元499~569年)、玄奘(公元600~ 664年)、不空(公元705~ 774年)是其中的佼佼者.佛教虽是外来宗教,但其教义深得老百姓喜爱,统治者乐见其成.久而久之,在汉字里也有深刻反映,有些都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甚至内心深处,至今还在用.
举几个例子:“南无”"真如""无明""法界""众生""因缘""果报""般若""瑜伽""禅那""刹那"" 菩萨""阎罗王""世界""刹那"" 五体投地""供养"" 意识"" 解脱"" 一尘不染""虚空""平等""空寂""迷惑""真实""圆满""心田""根机""实际"" 慈悲""轮回" ""神通""安详""口头禅""开眼界""一丝不挂".等等太多.
波罗密是梵文Paramita的音译之略,全译波罗密多,意译“到彼岸”,“度彼岸”,“度无极”度”之意.就是从生死迷界晕晕乎乎的此岸到达涅槃解脱大彻大悟的彼岸。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十二:“波罗(秦言‘彼岸’),密(秦言‘到’)......成办佛道,名到彼岸;复次于事成办,亦名到彼岸。......以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本是佛经词汇,老百姓发挥想象,给它们一个具象的实体.以前讲过菩提树的事儿,这次说的是菠萝和波罗蜜.
地皮植物-------姬岩垂草!
草本植物阅读5312评论2
狸藻科食虫植物开出纯真的彩色小花
草本植物阅读1265评论1
西门熊猫版主
菠萝和波罗蜜只是发音上的巧合,形态差异巨大.如果说有共同点,那是因为二者都非天朝原产,都来自热带地区.一个来自南美洲,一个来自东南亚.果实都超级大,菠萝蜜更大的离谱,最重可达瞠目结舌的100斤.这俩货的果实都外表粗糙,皆为聚花果.(花序上所有的花,包括花序轴联合发育成果实).
不同点是菠萝是单子叶植物,草本.波罗蜜是双子叶植物,能长成大树的桑科乔木.我们吃菠萝是吃它的肉质苞片,中轴,还有不育子房,吃菠萝蜜是吃它的肉质花被,种子炒熟也可食用.
世界各地的不同人类族群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心理,不用扯太大,仅从一种植物的不同命名上就可以窥见一二.现在世界大同的趋势日渐明显,文明在趋同,文化却是各有千秋最好.丰富多彩的植物名称,虽有辨识上的困难,但如果我们真的有耐心去了解,探寻背后的文化内涵,从此岸到彼岸,开悟通透的感觉每个人都会享受的到.
2014-12-0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