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原创)植物辨识系列之二十六:桂中三宝

西门熊猫

2014-12-26

本帖最后由 西门熊猫 于 2014-12-27 20:19 编辑

  古代中国人极其喜欢有香味的植物,无论草本木本,都赋予美好象征.桂就是其中的一种,有"蟾宫折桂"也有"姜桂之性".从现代植物分类学上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种,一个是木犀科桂花,服务于人的嗅觉,一个是樟科樟属肉桂,服务于人的味觉.不是古人脑子笨,而是桂花树和肉桂树长得很相似,同为木本,都在南方分布.不同是桂花树叶片有小锯齿,有好多侧脉.肉桂树叶则全缘没锯齿,有些樟科属种特有的三出脉.

   关于桂花树,已发过帖子,这里略微修改后,重新厚脸皮发一遍.

   桂花,又名木犀,木樨.木犀,顾名思义,其木质纹理如犀,植物版的犀牛,确切的说是犀牛角.犀角被古人视为通灵之物,心有灵犀一点通嘛.也是名贵药材,还能做工艺品.偏偏本土极少,东南亚西亚非洲的犀牛们就惨了,被修理的快灭绝了.大象也是.桂花能有个半动物半植物的名,全拜古人看得起,中华民族向来都是性情中人,瞧得上你,没边儿的捧,要瞧不上你,还不知道起个神马烂名呢.

  

   桂花也是传统花卉,古代历来文人墨客吟咏它的一堆,细细看来,还是唐朝人的最有味道.最有名的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喜欢桂花原因极特别,不是它有多好看,都是闻着味儿来的,都把神话故事熏了出来,这点哪种花卉都比不了,特别天朝.

   全球的神话故事都有个共同特点,人间的好东西,天上肯定有,就是个太空版的统治阶级糜烂腐朽生活.比如桂花的,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月中有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古人认为月球的美好生活就是先有个大美女,嫦娥,有个宠物,不能是猫狗咬人的,兔子就温和可爱多了.再种棵树,选的是桂花树,待遇之高,都是神仙级别的.从另一个角度说,月宫似冷宫,嫦娥在传说中形象不是很正面,身世混乱,老抵不住诱惑,她老公是后羿还是吴刚,没领证民政局也查不到.还能把自己变身为癞蛤蟆啥的(幸亏古代癞蛤蟆名声还好,金蟾也).吴刚的传说也乱,有说他犯了事儿上天的,有说他给人间带来了防瘟疫的桂花树而受罚的,和嫦娥纠缠不清,到底成没成也无从考证.有一点倒肯定,天天锻炼身体砍桂树,砍了长,长了砍,全年只在八月十六休一天,居然还能抽空酿个桂花酒.希腊神话人物希绪弗斯(SISYPHUS)更惨,挨罚后推大石头,全年无休.最惨的是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手铐脚镣绑着,心肝每天被老鹰吃了长,长了吃,老痛苦了.还是神话故事嘛?就一恐怖片.现实中,桂花树再生能力不强,根本经不住这么个砍法,不知道先人咋想的.成仙的东西都不和逻辑搭边.

   

    桂花花开之际正赶上农历八月,中秋时节,香浓四溢,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朱熹),尤其树下,夜赏秋月,馥郁满怀,桂华秋皎洁(张九龄),天香云外飘(宋之问).江南快事,不过如此.古代晚上没电灯LED灯,蜡烛油灯啥的冒烟可以,照明不咋地,一不留神还烧手熏人,还不如窗外纯天然照明设备好使.先人没电肯定比现代人更爱月亮,我们有灯光早把月色扔一边了.怪不得古人老爱把桂花与月亮弄一块,花开正盛遇见月满之时,良辰美景,赏心悦事,这种境界我们都很难体会.意淫一下,俺也算是自问自答了.

    桂花花朵虽小,走的是群众路线,多了就有数量优势,香气愈烈.桂花大多一年一开,也有四季桂品种,一年开四次,但也有代价,开的太勤,香味寡淡了不少.桂花花色不多,开白花的曰银桂,开黄花的曰金桂,开橙红花的曰丹桂,红蓝色系的都无见到.桂花树最高可达近20米,叶形多变,耐寒能力比山茶稍好些,陆地栽培基本能到北京地区.因为味道出众,桂花还可做茶,做酒,做各种好吃的,也算是物尽其用,天朝人民最拿手.

   

    桂花是内涵型花卉,眼见无甚惊奇,鼻子不好使,或闻不了这味儿的也对它不大感冒.在国外洋花洋草的冲击下,现代人往往喜欢光怪陆离,色彩艳丽之花,已不太喜欢或欣赏这种内敛的植物,对上味儿的往往是年龄偏大点的,新一代的年轻人都去弄多肉,球茎和草花植物了,传统文化断档,有文化牵连的传统花卉也日渐式微,日渐小众化,有些事我们想挡也挡不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大江东去,不用暗自神伤,顺其自然最好.

(文章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望真正尊重和理解!)

查看全部6次评分记录>>

相关阅读
查看全部|只看楼主评论46阅读4589

西门熊猫版主

本帖最后由 西门熊猫 于 2014-12-26 20:24 编辑

  肉桂是樟科樟属多个种的总称,产于广东地区的还叫阴香,又称广东桂皮坎香草、阴草、山肉桂、山玉桂、胶桂、土肉桂、假桂枝、山桂、月桂、野玉桂、鸭母桂、潺桂。相对于桂花,肉桂更具国际色彩.中国肉桂产自珠江流域,比桂花树更喜欢炎热,而老外眼里的肉桂大都原产自斯里兰卡,在欧美,英文所称 Cinnamon,就是指的这一类锡兰(古代斯里兰卡)肉桂,同属不同种的的一家子.东南亚肉桂比国产肉桂味道更浓烈,早期著名饮料可口可乐还有百事可乐的配方中肉桂是重要配方之一.可见其在西方世界的地位.

   肉桂的价值在于它的树皮,我们叫桂皮.它的功能历史上首先被亚洲人特别是中国人发现,在有记录的历史中,相传5000多年前的神农氏时代就有记录.原因无他,谁让我们自古爱吃呢.可惜肉桂生长地偏南,和发祥于黄河流域的天朝文明有空间差距,加之采集困难等实际因素,肉桂只服务于达官贵人王公贵族,非常的稀有.当时就有南桂北参之称.丝绸之路以后传入欧洲,欧洲人也为之疯狂,价比黄金.因为有利可图,不愿被古代阿拉伯人从中盘剥赚差价,一帮亡命徒兼职探险家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不远万里,驾驶几艘破船就误打误撞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当然对香料的追求还有胡椒科胡椒,桃金娘科洋丁香等,有机会细讲.

   弹指一挥间,数千年过去了,肉桂产量越来越大,已经不再名贵,完全和黄金没法等重量交换.好处是老百姓也能体味到过去讨厌的统治阶级们才能享用的肉桂,炖肉或做药用,随便自己选.古人认为久服肉桂可以"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好吃又养颜,其实这货吃太多等于天天啃树皮,长此以往也会慢性中毒,毕竟是锦上添花的物品,当主角勉为其难,这在古代现代都是一样.

2014-12-26回复

西门熊猫版主

本帖最后由 西门熊猫 于 2014-12-26 14:16 编辑

另香叶是樟科月桂属植物月桂叶的干制品,和肉桂同科但不同属种.

2014-12-26回复

西门熊猫版主

本帖最后由 西门熊猫 于 2014-12-26 14:18 编辑

   桂圆是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的果实,原产于中国南部及西南部,和肉桂树有分布交集,桂圆其实更多时候叫龙眼,名字更霸气.桂圆种子圆黑有光泽,假种皮桂圆肉鲜嫩时乳白,远看像眼睛,故名.这是种子大的,中号的叫虎眼,小号的叫鬼眼,还有叫牛眼羊眼的,说起来太麻烦,现在都叫龙眼,或啥眼也不叫改称桂圆.

  

   关于桂圆的命名有人认为桂是月亮的比喻,桂圆就是月圆之意.还有种说法,由于封建时代龙是皇帝象征或图腾,老百姓动不动吃龙眼显得很没有礼数.又因为广西古称桂,他们那里的龙眼特别好,非常圆,所以叫桂圆.虽然是一种东西,一般来讲,干果叫桂圆的多,鲜果叫龙眼的多,仅此而已.

   桂发音同"贵",在过去的确是贵货.最初的桂只是在说樟科类的芳香植物,后来的桂花也香,再后来桂圆也好吃,都统统归纳到桂字大本营里来.无论肉桂和桂花的正宗桂字本义,还是桂圆这种半路出家的名字,无不寄托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甚至是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现在看来这三种都很普通,别说天南地北的中国人,连全世界的人们都有机会闻到尝到,见过吃过.钱钟书先生曾从"被害者"的角度戏言:"假如你吃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又何必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也可以反着说,如果见过吃过如果也能了解过,又不构成打扰,岂不是两全其美,更加深了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呢?

2014-12-26回复

西门熊猫版主

@粉朵 这女的又化妆跑这来了

2015-02-1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