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葬

liuyafei

2006-07-22

作者:小布头
地点:拉萨北郊色拉寺
那天早晨,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六点钟的拉萨街头,杳无人迹。好容易等到一辆的士,司机不愿去,只好出了个高价。向郊外开去,越行越荒凉,黑黝黝的山影越发狰狞。山下是荒滩,天空有微微光亮,可见阴云密布。司机是湖北人,一直说:怎么去那里,吓都吓死了。
山坡下隐约露出孤零零一处白房子,没有灯光,门口有辆拖拉机停着,半山上有白塔、经幢的影子。一个男人跑出来,凶凶地对我们说了几句藏语,又打手势叫我们快走。司机象只小绵羊,乖乖地掉头,跑出几百米,我要下车。司机说:我到前面一点等你。他的车灯逃到了一公里之外。
我先蹲路边,把鞋带系了个结结实实,特希望自己是一练短跑的。寂静,只有球鞋踏在路面的沙沙声。冷风迎面吹来,夹着丝丝腥气。越走近,腥气越浓,有鸟声嘶叫。
天光渐明,路尽头出现一群着袈裟的人,有十几个,影影绰绰地手里拿着许多东西。
我瞪大眼睛,试图寻找神鹰的痕迹,天空中什么也看不见。几分钟后,僧人进去了,那辆拖拉机也轰隆隆从我身旁开过。来晚了。
天葬应在天将明未明时。这里离市区太近,一定时常有游客来,所以天葬提前到天亮前完成。
两个男人坐在廊下,世俗衣服,中有那个驱赶我们的人。微笑,微笑。他还是赶我走,不过没那么凶了。继续微笑,又喝了从硕大塑料桶里倒出的青稞酒,终于被网开一面。
沿小路绕到屋后山坡,巨大的经幢,占地几有半个足球场。不见心目中奇异的天葬石,向下一望,在我来时所走的道路的尽头,是个山崖,突出在空旷的河床上。完完整整一大片灰色的平石,上有三个石墩,中间一个上放着一柄大锤。此外空空荡荡,没有污痕,不见血迹,人声鹰迹全无。却不知有多少灵魂从这里升上天国。
无功而返。


第二次
地点:墨竹工卡县直贡梯寺
7:20 在海拔4000米的藏地山区,还算绝早时光。我站在世界最著名的天葬台脚下,右侧是直贡梯寺,左侧为两辆运尸的卡车。扒住车帮,跳起来看。车里空荡荡的,靠近驾驶室处用布苫着一小堆东西。
寺院在陡峭山坡上,下面几百米是窄窄的河谷。从这里看去,河水清澈,白色浪花象冻住一样。
今日阴云密布。夜里微雨,地面犹湿,空气清凉润泽。可闻清脆鸟叫,不见兀鹰踪影。

8:10 沿小径向下又向上,当我喘得象风箱一样时,山顶的天葬台到了。
天光大亮时的天葬台看去一点也不神秘。平坦草地中矮矮石台,直径约五、六米。后面山坡上有巨大的塔形经幢,再远些是积雪的山峰。
天葬台边上有两个木墩,其中一个上戳着一把斧子。走近看,木墩上低凹处有些骨肉碎屑。我随同死者亲属绕行天葬台一周,踏着地上的碎骨,心里好难受。

8:55 六名喇嘛坐在草地上开始念经。

9:05 两个着便装、系围裙的男人,手持尺余长的铁钩和利刃,开始工作。
他们从布袋里倒出蜷曲的尸体,让它背部向上,从靠近颈椎处下刀,沿右肩胛向右臂割下一长条皮肉。天葬师的动作十分娴熟,死者的右臂和右侧脊背很快露出白骨。然后是左面,下肢,腹部。

9:12 内脏已经露出来。三四十只鹰陆续落在天葬台边。鹰是麻灰色,黑色翅边和尾羽,体型大的展开双翅有两米多长。它们等不及了,葬台上散落的条条皮肉是莫大的诱惑。虽然有
三个男人手持长鞭维持秩序,驱走一波波冲来的鹰群,还是有个把胆大的乘乱吃了独食。
依照传统,要先将肉、骨、内脏完全分开,肉和内脏切成小块,骨头砸碎并拌上糌粑,这样才能让鹰来吃。

9:15 死者身上所剩皮肉无几,但骨架还未卸开。长鞭撤去,鹰群一拥而上。嘴快的抢到皮肉,慢的对着腹腔一口啄下,青黑色的肠子被拖出来。众鹰扑上去争夺,象拔河一样。鹰多肉少,骨架上的残肉也成了宝贝。整具骨骼被拖来拉去,一直拖下了天葬台。手骨腿骨在鹰嘴下扭曲成奇异的形状。

9:30 现在只剩下骨架了。鹰们头上变成了红色,快手们已心满意足,打着饱嗝离开了。

9:33 还在寻觅残羹剩饭的鹰被赶开。四个男人将骨架拆开,放在木墩上,用巨大的石锤砸烂,边砸边撒糌粑,一边将骨渣丢入葬台中心。没吃饱的老弱残鹰再次入席。

9:45 砸碎骨骼是很费力的工作,天葬师也要吸支烟,休息片刻。

9:50 最后一步——头颅。用刀剥去皮肉,将头骨用布包好。石锤抡起,我听到清晰的碎裂声。

10:10 宴席终了,鹰群四散,葬台上空无一物。
天葬师们在喝什么,应是青稞酒。


第三次
地点:阿里神山冈仁布钦脚下
转山回来是下午四点,吃过晚饭,不甘心错过冈山日落,晚八点又跑出去。
残阳似血,冈山一点点染上红色,灿烂如霞,又复归平漠。
转山时曾听说,旁边就是阿里天葬台。
爬上去用了二十分钟,没人。
当我看到那具吃剩的尸体,天色已十分暗了,要蹲下才能看仔细。
头胸部的前面除左眼被啄出,几乎完全没被吃掉。小臂小腿只剩骨头,连着的手脚还算完整。
打开相机。怕光线太暗,闪光不够,尽力贴近被摄物。
还算清晰,相片附在后面。
承受力弱的请不要打开附件,打开者后果自负。 :)



后记
天葬是藏地古老而独特的习俗,也是大部分藏族人采用的丧葬方式。藏语称天葬为“恰多”,意为“喂鹫鹰”。“恰”是一种专食尸肉的秃鹰。
采用这种方式的原因我听到过两个。
其一,这样可以使灵魂随鹰升入天堂。藏族人认为祖先来自天上,传说中前七代藏王死后都是“握光绳升天”,没有留下尸骸。
其二,藏族人笃信佛教,认为舍身是人生的最后一次布施。《要行舍身经》劝人于死后分割血肉,布施尸陀林(葬尸场)中。也有“尸毗王以身施鸽”及“投身饲虎”的佛经故事,宣扬“菩萨布施,不惜生命”。

走近天葬台,看见骨肉碎屑,心中悲悯异常。
死者被利刃铁钩拖来拉去,内脏遭鹰群争夺时,我更觉难过。
但是,当鹰群散开,天葬台空无一物时,心下忽觉释然。其实这种形式,无非是最直观地把人死后重归虚空表现出来。土葬、火葬、水葬….,只不过你看不见罢了。终归是来于虚空,归于虚空。
都一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2 13:19:15编辑过]

相关阅读
查看全部|只看楼主评论8阅读2323

liuyafei中级花坛师

我发一个在其他地方别人提供的照片
下载地址:




http://www.angels.com.cn/zh/tianzhang.zip


强烈建议:

饭前请勿观看!

2006-07-2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