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首发)连载花事小说:玉玲珑
本帖最后由 梅花坞 于 2012-12-2 18:31 编辑
玉
玲 
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鹅湖塘花事
达达中级花坛师
本帖最后由 达达 于 2010-8-5 12:20 编辑
小城的扩张,引来一批南方籍的开发商,争相渔利。新政 府大楼阔派得有些底气不足,象极了跻身有钱人的暴发户,西服袖口明晃晃的粘着名牌标签。行政楼前的绿化带上,工人正在移走死去的香樟树,换来的仍是些锯了树冠的补栽。香樟这种南方庭院树种,这两年因为城市绿化的消耗,价格已经飙上了天。这里地处江北,有刚刚落成的中国南北分界线的标志建筑,冬有严寒,夏有酷暑,气候并不适宜南方植物的生长,新来的市委书记是南方人,却并没有像香樟树一样水土不服。此时老城区正在消亡,所见到处是瓦砾和刺眼的“拆”字。土地的拍卖,标底的吃水线一路沉沦,开发商没有被关照的话,想刻舟求剑,只能触礁而亡,最终唱戏的盆溢钵满,苦了打票的,远远没瞧见个真人,还得拍手佯欢。
小城的阵痛,许是中国转型期的通病,上升的是GDP,缩水的是民众荷包。因为拆迁户的激增,城区的房租贵得让人咋舌。拆迁的工地上,各种买卖,收旧房料的,砸钢筋的,拖运渣土的,犹如盘旋的秃鹫,都想在行将入土的尸身上,捞得最后一块腐肉,当然这些残羹,吃鲜肉的大佬们是不屑的。没人听见老屋们的哭泣,她们屹在那里,看过百年,户枢磨转着岁月的年轮。裸露的血肉,无视的路人,他们的担忧写在眼里,锁在眉间,财神爷是避着他们,穷相只会招惹小鬼们。大家都在幸福着,只是好象般地模糊。没人再去关心城市人文精神的殆亡,推倒的,终会重建,过程不用我们操心。可花的流水,哪一瓢又不是我们的。所以我唯有闭眼,才会心生和谐。在那一刻,安坐镜台,为君讲一折故事,戏文里亦真亦幻,欢心的笑过,厌恶的只请走好。(待续)
2010-07-13回复
达达中级花坛师
本帖最后由 达达 于 2010-9-4 12:48 编辑
(一)
年初,迷恋起月季花,整日厮混于陌上花论坛,磨颊脸热的无非是些发烧友,更为崇拜那些骨灰级的人才,在这里结识了天狼、清风、待定,无不是人杰,更兼有英俊、倜傥,唯风流之辈。榜样的力量无穷,我在屋后辟了花园,专司起月季花。收集品种之累,如着了魔症,欲罢不能,耗费颇多,却得之甚少。苦恼于坊间无真品,大多以惯常见的品种冒充。为了收集到古老月季,我遍访了当地乡野园舍。眼下老城区正在拆迁,无事时我便鱼贯于巷弄里,屡屡有所收获。
这一日,晌饭后,早春的太阳很是温暖,心生倦怠,所谓春风抬动老牛,我循着老城的小路四下看看。城中有四门,西门开发的最为晚,所以很是没落,不过往前推上百年,这是也是繁华地、烟花所。城中“十样景”倒有四五处,原是座在此号。商贾来往,因着开了当地钱庄鹅湖塘商号,这里无湖无塘,倒成就了一条巷子,几百年来,一直叫着“鹅湖塘”。此时,我正站在巷口,四处拆得四零八落,原来四合的院子此时如扒了膛,我一路张望,希望能瞧见什么主人丢弃的花木。正当我心生失望时,却闻得一缕馥郁芬芳,急急地手足并用在废墟里找寻,终在一处小院里瞅见了一院的粉白,红绿间,竟是我心仪的古老月季花。返家时和拆房的人说好,定要等我带回工具,刨了去再推平。城区的拆迁大都是安徽来的专业拆迁公司承办,他们只要房料、门框、砖瓦,花木只是就地推平掩埋,所以这些因着搬家后居所的不便,让主人遗弃的花木,大多只能活活地守着故土凋亡。花木尚不会言,但被遗弃的宠物,却让人很是心酸,前些天见着拆迁的院子里拴着的狗儿已活活饿死,旁边还守着只黑狗,想是平日一起的玩伴,他们都是平常护院的家狗,因着主人的狠心离弃,只能让他们在这里活活地等死。这样的对待生灵,万万不可。(待续)
2010-07-20回复
达达中级花坛师
本帖最后由 达达 于 2010-9-4 12:49 编辑
待我取回手铲和枝剪,院墙已经推倒,依墙的院子都埋了进去。刚刚还是一墙的风景,转眼已是不能看。我在瓦砾间搜索,白灰墙的积灰落了一地,斑斑驳驳的碎块铺散在各处,裸露的青砖斜斜地睡满在园中央。月亮门的槛沿光溜溜地只剩下个石墩还安妥地站着。
总算在我的扒拉下,翻出已经压折的月季树,清理了周遭的压盖,我已是汗水淋漓,可是看着她依然生机盎然,还是喜不自禁。为了花儿移栽成活,我只能对她重剪,只是在根部留几枝主干,多余都裁去。即便这样也好大的一棵,就在我找来机动三轮车准备拖走时,一声巨响,院子旁的屋子让挖掘机推倒了,空气中迷漫着粉尘,只见开挖机的师傅坐在车里,冲我挥手大喊,虽然听不清,我却明白他的意思:太危险了,让我离开。可是我分明在倒塌的废墟中,瞧见了一包油皮纸裹着的东西,看样子是从顶棚上拆下来,我抽身当个宝捡了回来,拆迁的工人,吓得要命,让我带着这些捡来的破烂,赶紧走开。来到家中,我在院子里清出一块空地,挖了个见方的坑,把老月季树栽下,浇足定根水,上面用纸箱扣着,纸箱上再扎些通气的孔。
这些忙完了,方才想起那个油纸包着的宝贝,急急地取出,只见是用细麻绳系着,解开几层油纸,只见是一本细棉线装订的老册子,翻开泛黄的纸张,扉页用毛笔小楷端正地写着:鹅湖塘花事,清同治十三年清明 ,芫记。(待续)
2010-07-28回复
达达中级花坛师
本帖最后由 达达 于 2010-9-7 15:46 编辑
“青送我去族里的学堂,我嘱他,院子里刚扦的花,用伞顶着,今个日头大,晒蔫了不好。临走时,学堂里那几只无赖,又起头拦着他:小媳妇又来送郎君了。也给我们亲个嘴。我骂他们:扯你娘的屁。青还是不语,只低头走开了。我心里骂道;你这几个小娼妇养的东西,也配亲小青。给他搓脚提鞋也龌龊得狠。晚上回屋,老爷难得在家中,问我学堂里的事,我一一作了答,吃饭间,他对娘说,要送我留洋,娘允:再大大吧,芫太小,没人跟着,西洋吃的,用的,也不惯,学不成倒伤了身体。父亲骂他女人见识。我等父亲吃完,才退到西边院子里,青一天未见我,老远就跑过来,给我端了沏好的茶水,放在院里的石桌上。院里的七姊妹开得正好,我让青取剪子绞了不少开残的,放在箩子里晾着。青说:小爷,今年收得不少了,二姐姐求你给她收着,怕是赚够几包香枕瓤了。我说不碍事,多了,散给小姐们做胭脂,也不差的。比市面卖的还香好。青见我这般说,只笑着,眉眼间,很是妩媚。我一时愣了神......”
我随手翻开,瞧了进去,妈喊我吃饭,我方回过神情,好一本鹅湖塘花事。倒是羡慕起这位芫公子,怕是我的晚饭和他比起来,简省得多。妈见我吃饭也不正经,一个筷子落在头上,“啊唷”。“呆子吃饭了。”(待续)
2010-08-05回复
达达中级花坛师
本帖最后由 达达 于 2010-9-8 13:37 编辑
饭余,我在网路上查找,方知月季花与这座小城的渊源颇深。翻阅高岱明所著《淮安园林史话》,正如作者所云:随我一支拙笔,神游于斯?
关于月季花篇幅,节之:月季是原产于中国的古老花卉之一。但是,直到康熙年间所辑的最权威的植物类全书《广群芳谱》,也只记载月季花有红、白及淡红三色,且白者须植于不见日处,见日则变红。其花千叶厚瓣,逐月一开,四时不绝,所以古名长春花、月月红,历来深得淮安人钟爱,几于园种户植。被尊为道德楷模的节孝先生徐积对月季情有独钟,有人称他:“诗人爱花复爱柳,长歌高吟半酣酒。自言二物天下奇,爱之不厌形于诗。”就是指他曾一气写了《长春花五首》,其一云:“谁言造物无偏处,独遣春光住此中。叶里深藏云外碧,枝头常借日边红。曾陪桃李开时雨,仍伴梧桐落后风。费尽主人歌与酒,不教闲却卖花翁。”他的好友张耒也称“月季只应天上物”,推崇备至。倘若七百年后,亲见月季在他们故乡大放异彩,又当如何?今天的月季所以能五彩缤纷,奇种不穷,正是从淮安迈出的第一步。
评花馆《月季花谱》云:“清以前,河南、山东等地虽广植月季,然据王象晋《花镜》、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当时的月季色泽仅红、白及淡红三色。近得变种之法,越变越多,愈出愈奇,始于清淮,蔓延于大江南北。”陈植《观赏树木学》也称“月季之植,始于江苏清淮。”
刘鹗《老残游记二集》第七回写得更出神:“这淮安月季本来有名,种数极多,大约有七八十个名头,其中以蓝田碧玉为最……”(接着,述其姐夫高维之的小辋川园中,有蓝田碧玉异种,花有碗口大,清香沁人,比兰花的香味还要清些。)“你看,这一朵花总有上千的瓣子。外面看象是白的,细看又带绿色。定神看下去,仿佛不知有若干远似的。平常碧玉,没有香味,这种却有香,而又香得极清,连兰花的香味都显得浊了。”
乾隆年间,淮安人就以人工杂交育种等方式,不断培育出月季各类花色品种,至咸丰末、同治初,已有百十种之多,红白黄紫竞奇妍、斗芳菲。以严家花园、清晏园、淮关怡园、湖心寺、慈云寺(顺治帝师祖玉琳琇国师坐化于此)等各大寺观及西坝盐商私园为最多。出现了许多以栽培月季著名的园艺世家,如董姓园艺师,两代人被征为颐和园御花匠。同治年间,清江浦刘传绰专门编写了一部《月季群芳谱》,记载了淮安月季品种有一百多个。以蓝田碧玉、桃坞春深、西园蜜波、南海天竺、月下飞琼、春水绿波六种为最佳。书中一一作了生动描述。春水绿波:“磬口圆瓣,白色,在半开时有红晕,纤妍可爱,春秋色皆好,间时见日变红,叶长而尖,花叶枝干无一不佳,完品断推此种。”蓝田碧玉:“花开色为蜻蜓翅,纯是翠蓝色,天然奇种。” 书中阐述了月季“盛于同治初年,淮扬间始广植之,奇葩异品,多系种出,宜当年群芳谱所未及载也”。漕运总督张之万为之作序曰:“同治庚午岁,余秉节漕河……有月季花一种,争奇斗艳,多至百余品,每赐以嘉名,余极爱之。生平宦辙所经,得未曾见。适抚吴后,乞养家居,吴中尚无此多品。”刘传绰后来作为驻日公使的随员,又将一批月季名优品种带到日本,经东亚传往欧美。
千家万户广泛栽培月季,自乾隆至同治的一百多年间,淮安人通过杂交育种,对丰富和发展我国月季品种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清淮(清江浦、淮城的简称)成为清中叶月季新品种重要发源地。现淮安市月季园仍存有二十余种古典月季,如大富贵、飞阁流丹、双翠鸟、一季粉、睡美人、鹅掌金波、淡云微雨、软香红、一捧雪、云蒸霞蔚、玉玲珑、阳春白雪、金瓯泛绿、四面镜、金粉莲、桔囊、银烛秋光、羽士妆、嫦娥、蜜色莲台、黄鹂、佛衣、绿萼、雨过天晴、金不换等。利用特有的古老月季种质资源进行科学育种,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待续)

2010-09-04回复
达达中级花坛师
本帖最后由 达达 于 2010-9-7 16:11 编辑
(二)
是夜,窗未掩,白练泻进来。月光如洗,风儿轻轻,塘蛙夸夸。请捎些春泥的喃,挟些朝露的语。这梦如来,芬氤袅袅,定是你的绯徊。
早起,如梦里下了帖,果然见着白玫瑰绽放在枝头,碎瓣似菊,外层染翠,及至内轮瓣尖,玲珑剔透。更为难得是一等一的醇香,柠檬和青苹果的混合,清新中带丝甜蜜。这种原生玫瑰,已鲜见。去春得一本,今又复开,美人香,只能看了又看,闻了又闻。不想黄闯了进来,打小皮在一块的死党,不请自来的家伙,一双小眼睛倒不难看,典型的小男人类型。有点自恋,总去关心自己走路的样子。见我剪下水养着的花骨朵,他一脸灿烂:“咦,好美的月季。”我笑:“你还晓得花名,却还是叫错了。”“伴不得你个花痴,各色全懂。”我笑。
宋人有诗:“非关月季姓名同,不与蔷薇谱牒通。接叶连枝千万绿,一花两色浅深红。风流各自胭脂格,雨露何私造化工。别有国香收不得,诗人熏入水沉中。”说的就是玫瑰,最珍贵是其芳香,古人冠之“绯徊花”。也难为黄,月季、玫瑰、蔷薇这仨姊妹都是美人.胚.子,如他每每带出耍的女朋友,一阵日子便换了位,搞得我也是闹不清谁是谁。说起来,我和他大不同,我内向,他人来疯;他要找北,我撞破南墙不回头。两人的友谊却老好,也许他对我的好,是我不明白的吧。
他拉我进院子,眼珠滴拉转着,仰头数着架上的葡萄结了多少串花,我笑他:“别惦记了,夏天少不得你吃的。”一时只见蜜蜂和苍蝇都围着葡萄的花蕊“嗡翁”,黄信口白牙的:“这花难不成又香又臭,这么招惹虫子。”我说:“你也有不明白的,很多植物并不是靠气味来吸引昆虫,而是合成一种性.引.诱剂,它们会误以为是异.性的求.爱信息,而不能自拔。”黄听完坏坏地笑着:“挺象我俩在一块的,你是蜜蜂,我是苍蝇。”我骂他:“你又没长奶.子,算不得异性。”他笑着跑开两步嚷嚷:“又没说我长奶.子。”我愣了一下,才会意过来,骂他:“G.L.L,损我。”这样的打闹,与我们,再正常不过了,每次都要骂.娘才能收场。
2010-09-07回复
达达中级花坛师
本帖最后由 达达 于 2010-9-7 16:13 编辑
笑过一回,心情豁朗多了。此时,春日里阳光投进院子,粉红、娇绿、嫩黄,煞是好看,说来好笑,月季正宗是土生土长的中国血统,留了回洋,变得如此不同和精致。见惯了现代月季华丽和坚挺的大朵朵,乍一见欧洲月季的柔美和开得满心满怀,怜爱之心由不得滋长。那份清香,久违的老玫瑰香氛。让人怀念起中国古老月季的美好,这份热度,浙浙地让大家重又找寻她们。中国文人推崇的含蓄、圆满,欧月都如此地契合。时常有给这些异乡来的宝贝们,重起中国名字的冲动,夏洛特——金盏鹅黄(色形俱佳),遗产—美人妆(娇艳无比,却不持久),威廉.莎士比亚—紫气东来(很大气的紫红)。呵,我的一厢情愿,见不了拗口的外国名字。杰夫.汉密尔顿如同欧月版的玉玲珑,我寻思,英国月季育种家戴维.奥斯汀,一定深得儒家文化的熏陶,不然何以培育出如此唐.人味十足的月季。据说,他育种时都是用手指模仿昆虫的腹部振动,拈着花粉粒来授粉,这也是他的独到和不寻常。纵观人类园艺史,育种就是人为的选择和淘汰,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和审美喜好,都能彰显。看看中国的原生茶花品种,和国外的品种,就能明白一二,国兰与洋兰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优劣。所以欧月流行,我一点不奇怪,只是更期待中国的月季育种家早日出现,我们有如此多的种质资源。不要在铁线莲、山茶、杜鹃、月季之后,还让外人来变身中国的原生花卉!
居在小城,收集月季品种,难。好在身处月季之乡,户户植花必有月季,小时对这种平常的花,也是见惯的风景,后来方了解到中国月季对世界园艺的贡献,才心生敬爱。古老品种软香红、月月粉原是最常见的月季花,现在却换成大花的杂种茶香月季,随之乡里的小楼前,多些灿烂的风光,却少了古月的香气。乡里人造房子,也会在廊间立几根装饰用的罗马柱,配上欧式的铁艺门很是阔派。我却还是怀念檐下燕子翻飞的时光,一溜的白墙黛瓦,甚是美丽。现代化也有好处,网购便是一趣事,于是辗转于各大花卉论坛,小心地听着花友的经验谈,择出一些信用尚佳的卖家,王.露、花.儿、Y.Y、大.华、红.叶、青.莲.居,开始了网购,天.狼和待.定都是崇拜的偶像,只是今春没能搭上末班车,未成行,其它几家也是拾了个尾巴。不过花儿还好,除了一株藤月回芽外,别的小命还保着。
这如今,园子里开得最欢实地便是这些有着奥斯汀血统的欧月们,黄金庆典可谓我的大爱,那份阳光下的金色,多一分少一星都俗艳了,难为自然造化,鬼斧神工拿捏得恰到好处。一时间,身在花丛中,心思早已翻了几个跟斗云,腾云驾雾去了。“呆子,醒醒。”再定睛,黄眦着嘴朝我笑,哎,看来我是不疯魔不成仙呀。(待续)



2010-09-07回复
达达中级花坛师
本帖最后由 达达 于 2010-9-9 07:48 编辑
送走了黄,想起来芫公子的花事,带着好奇心潜入这个久远的世界,同是爱花人,窥探他的花园,这份文字消遣,让我与他同喜同悲。展卷曰:“今个得了宝贝,评花馆主所撰《月季花谱》,其间早有所闻,一直未真见,巧得很,让余从贩货郎的挑子里捡出来,问过才知是一户女人家当旧货淘换予他,只费了他几只头花。我暗想;好个不识货的妇人。倒真是西瓜换芝麻。此册坊间偶有卷本流传,得之者视若拱璧,秘不示人。今能求得,快哉!货郎也爽快,舍了十文钱便得了,笼于袖中,免得老爷瞧见,又骂我不求功名,竟看些混书。晚间示与青,青也神至驰往。一时竟忘了时辰,青来绞灯花,问他竟三更天,看青垂头掩面一连打了几个哈欠。那灯下倦样只甚更妩媚了,一时语塞,青努挣着眼,告爷快睡下,赶明起晚了,又误了学业。我方合衣囫囵睡了会。早起,吩咐了青,上药铺买些金汁水,刚扦的月季花泼于根土。青倒讶异:难不成月季花也吃药汤。我笑他:昨得的月季宝典里,这么写持着,想是不会差的。后又问了门下的郎中,才知这金汁水一名粪清,主治同人中黄。是用棕皮绵纸上铺黄土,淋粪滤汁,入新瓮内,碗盖埋土中一年,清如泉水,全无秽气,且年久者弥佳。”
看到这,我是一头雾水。查了诸多资料才了解到清代评花馆主撰《月季花谱》曾被收录于乾隆时期(1773年)的四库全书,是当时较为全面、系统的月季花园艺栽培书本。如今网上有古籍复印售卖,然动辄千元,可见今人仍珍之若宝。得益于玫瑰爱好者冰山教主的无私整理展出,我才得以见到卷本内容,原为繁体竖排文言文,为了方便阅读,进行了断句标点。 古人做事著文严谨认真,现与同好共享前人的经验:
“月季花谱
清.评花馆主
月季花先止数种,未为世贵,考之花谱,种法未明。近得变种之法,愈变愈多,愈出愈妙,始于清淮,延及大江南北,高人雅士为之品题。花则尽态,名亦日新。而吴下月季之盛,始超越古今矣。种类之多,几与菊花方驾,而今之好月季者,更甚于菊。余有月季之癖,栽种之法,颇得其精。兹将生平历试之法,著之以供同好。列目为九:一曰浇灌,二曰培壅,三曰养胎,四曰修剪,五曰避寒,六曰扦插,七曰下子,八曰去虫,九曰品类。
2010-09-08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