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找回密码QQ登录微信公众号微信交流群

陌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查看: 8312|回复: 90

药草的秋天时光~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16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南通市 电信
本帖最后由 梅花坞 于 2012-12-2 19:08 编辑

:s101 :s101 ,资料均是百度来的,,,,
刘寄奴~

北刘寄奴

北刘寄奴为较常用中药。商品称北刘寄奴(北方地区)或金钟茵陈(南方地区),为玄参科植物阴行草的干燥全草。

北刘寄奴(阴行草)Herba siphonostegiae主产于东北、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此外,山西、陕西、安徽等省也产。销东北、华北、西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福建、湖北、贵州等地区。

[历史]

北方地区以阴行草作为刘寄奴使用,本草书上并无记载。阴行草之名见于《植物名实图考》,据载:"阴行草产南安(今江西南康西南)。丛生,茎硬有节,褐黑色,有微刺,细叶,花苞似小罂上有歧,瓣如金樱子形而深绿。开小黄花,略似豆花,气味苦寒。………湖南岳麓亦有之,土呼黄花茵陈,其茎叶颇似蒿,故名………阴行、茵陈,南言无别,宋《图经本草》谓茵陈有数种,此又其一也,滇南谓之金钟茵陈,既肖其尖形,亦闻名易晓。主利小便,疗胃中湿,痰热发黄,或周身黄肿,与茵陈主疗同,其嫩叶绿脆,似亦可茹"。从以上记述并结合植物附图看,即是现时所用的阴行草。《救荒本草》所载"野山姜"的植物附图,与阴行草也相类似。但功效并不同于刘寄奴。只是北方地区惯用罢了。

[原植物]

阴行草 别名:除毒草(吉林),五毒草、风吹草、随风草(辽宁),刘寄奴(东北、山东),罐儿茶(河北),山芝麻(山东),灵茵陈、吊钟草(江苏),山茵陈、角茵陈、山天芝麻(浙江),兔麻油(福建),黄花茵陈、土茵陈(湖南),土茵陈草(广西),金钟茵陈(云南)。

Siphonostegia chinensis Benth. -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一年生草本,高达1m以上,全株密被柔毛,间生具柄的腺毛;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小枝通常对生。叶具短柄,1~2次羽状细裂,生于茎中下部的叶常对生,上部的叶渐趋互生,第一次裂片4~5对,顶端裂片边缘常呈不整齐的齿状缺刻,基部狭窄,下延成窄翼状轴翅,两侧裂片呈线状披针形,长约8mm,宽约1mm,先端尖,全缘,第二次裂片1~2对,短窄线形,长1~2mm,叶两面及边缘被褐色柔毛及腺毛。花生于枝顶,密集成穗形的总状花序,花无柄或具短柄;小苞片2,披针形,长约4mm,全缘;花萼膜质,长筒状纺锤形,长10~14mm,外具10条棱,沿棱上有短柔毛,萼筒先端5裂,裂片呈长椭圆状披针形,长3~4mm,宽约1mm;花冠黄 色,唇形,伸出花萼外,上唇兜状,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两侧裂片较小,裂片尖端中央有小舌状突起,两旁有半月形隆起,花冠筒上部内面及喉部有短柔毛,外面被柔毛;雄蕊4,2强,藏于花冠筒上唇内,前雄蕊长于后雄蕊,花丝上半部与花筒合生;雌蕊1,子房上位,2室,花柱细长而微弯,伸出上唇外,柱头圆形。蒴果狭长椭圆形或线形,长约15cm,宽约3mm,表面黑褐色,熟时室背开裂,内有多数种子。种子细小,卵形至卵状菱形,两端短小,表面褐色,具纵肋数条和皱纹。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于山坡、树下、荒地或丘陵草丛中。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采制]

北刘寄奴(阴行草)秋季采挖,除去泥土、杂质,晒干。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多扎成30~50cm的束。茎略呈方柱形,分枝对生,有环形的叶柄残痕,表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紫棕色,有纵沟及细纵纹,被灰色柔毛;节明显,略膨大;质轻而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带绿色,骨部宽广,类白色,中空。叶对生,多破碎而不完整,完整叶片常皱缩、卷曲,展平后呈卵圆形,灰绿色,边缘有钝锯齿,两面皆有白色柔毛,尤以叶脉处为多,主脉三出。在茎顶或叶腋间有时可见黄 色的头状花序,总苞片匙形,总苞上可见点状的腺毛。气微,味微苦。

以叶多。枝嫩,色深绿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叶片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均波状弯曲;下表皮细胞较小,密布气孔,不等式;上下表面均有毛茸。非腺毛由1~3⑹个细胞组成,长57~277μm,毛茸基部由1~2个细胞组成;在叶缘另有2~5个细胞组成的弯曲而粗的非腺毛,顶端细胞锥形;在主脉处有双细胞头,二个细胞柄组成的腺毛,长46~86μm,腺头细胞长23~38μm。

北刘寄奴

1.叶上表面表面观(×250) 2.叶下表面表面观(×250)

3.叶主脉横切面(×250) 4.叶绿弯曲非腺毛(×250) 5.茎横切面观(×38)

茎(直径1.4mm)横切面:最外层表皮细胞1列,有众多的非腺毛;皮层窄,由2~4列细胞组成;中柱鞘纤维成环状,韧皮部窄,木质部较宽,十余列,由导管、木纤维组成,射线细胞单列,髓薄壁细胞排列紧密,有的细胞具细密的壁孔。见上图: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5g,加乙醚50ml,于60℃回流20分钟,滤过。经乙醚提取过的药渣,挥尽乙醚后,再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乘热滤过,甲醇提取液浓缩至3ml。

1.取甲醇提取液1ml,加浓盐酸4~5滴和少量镁粉,在沸水浴中加热3分钟,显樱桃红色。(检查黄酮及其甙类)

2. 取甲醇提取液1ml,,于蒸发皿中蒸干,在紫外光灯下(365~245nm)显红棕色;再加入硼酸的饱和丙酮溶液和10%枸橼酸丙酮溶液各1ml,挥干溶剂后,残渣在紫外光灯下显亮黄 色荧光。(检查黄酮及其甙类)

[性味及功效]

味苦,性温。有破血通经,敛疮消肿的功能。用于经闭症瘕,产后瘀血,跌打损伤,金疮出血,水火烫伤,痈肿。用量5~1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孕妇不宜服。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本品在江苏、浙江、湖南等地区,民间有灵茵陈、黄花茵陈、金钟茵陈等称,有清热利湿之功效,民间用以治疗黄疸型肝炎。


[ 本帖最后由 竹无心 于 2007-10-17 23:01 编辑 ]




IMG_5400.jpg
楼主热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6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通市 电信
乌头
乌头别名五毒根。多年生草本。株高60-120cm,叶互生,革质,卵圆形,三裂,两则裂片再2裂,中央裂片再3裂,边沿有缺刻。5萼圆锥花序,花瓣2,果实为长圆形,花期6-7月、果7-8月。辽、豫、鲁、甘、陕、浙、赣、皖、湘、鄂、川、滇、贵、都有分布。   

乌头这个名称一般指的是川乌头,还有草乌头,一般指的是野生种乌头和其他多种同属植物,比如北乌头(蓝乌拉花)、太白乌头(金牛七)等,是中药学上的名称。   

乌头含有多种生物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乌头碱、川乌碱甲、川乌碱乙(卡米查林)、塔拉胺等。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母根叫乌头,为镇痉剂,冶风庳,风湿神经痛。侧根(子根)入,叫附子。有回阳、逐冷、祛风湿的作用。治大汗之阳、四肢厥逆、霍乱转筋、肾阳衰弱的腰膝冷痛、形寒爱冷、精神不振以及风寒湿痛、脚气等症。主产四川陕西。目前云南贵州河北湖南湖北江西甘肃等省有栽培。

植物特性

多年生草本。块根通常2~3个连生在一起,呈圆锥形或卵形,母根称乌头,旁生侧根称附子。外表茶褐色,内部乳白色,粉状肉质。茎高100~130厘米,叶互生,有柄,掌状2至3回分裂,裂片有缺刻。立秋后子茎顶端叶腋间开蓝紫色花,花冠像盔帽,圆锥花序。骨突果,由3个分裂的于房组成。种手黄色,多而细小。

生长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很强,海拔2000米左右均可栽培,不退化。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上栽培。阳光充足的高平地种植,前茬作物水稻、玉米、蔬菜、小麦为好。忌连作,否则品种退化,选向阳较脊薄的沙壤土育种为好,块根健壮,支根细,作种栽。植株生长良好,少病害,产量高,质量好。

  (一)概述


  别名五毒根。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母根叫乌头,为镇痉剂,冶风庳,风湿神经痛。侧根(子根)入药,叫附子。有回阳、逐冷、祛风湿的作用。治大汗之阳、四肢厥逆、霍乱转筋、肾阳衰弱的腰膝冷痛、形寒爱冷、精神不振以及风寒湿痛、脚气等症。主产四川、陕西。目前云南、贵州、河北、湖南、湖北、江西、甘肃等省有栽培。

  (二)植物特性

  多年生草本。块根通常2~3个连生在一起,呈圆锥形或卵形,母根称乌头,旁生侧根称附子。外表茶褐色,内部乳白色,粉状肉质。茎高100~130厘米,叶互生,有柄,掌状2至3回分裂,裂片有缺刻。立秋后子茎顶端叶腋间开蓝紫色花,花冠像盔帽,圆锥花序。骨突果,由3个分裂的于房组成。种手黄色,多而细小。

  (三)生长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很强,海拔2000米左右均可栽培,不退化。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上栽培。阳光充足的高平地种植,前茬作物水稻、玉米、蔬菜、小麦为好。忌连作,否则品种退化,选向阳较脊薄的沙壤土育种为好,块根健壮,支根细,作种栽。植株生长良好,少病害,产量高,质量好。

  (四)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马头喜温暖湿润气候,选择阳光充足、表上疏松排水良好、中等肥力土壤为佳,适应性强,忌连作。前茬作物以水稻、玉米、蔬菜、小麦或黄连地作物收获后,进行翻晒,充分风化,使土壤细碎,作畦,宽100~130厘米,高16厘米,沟宽26厘米,在畦上施腐熟厩肥,堆肥,每公顷15000千克以上,翻入土中,充分混匀,整平畦面呈弓背形。

  2.繁殖方法

  乌头繁殖方法多半是无性繁殖,分立即下种,贮藏备种。培育优质高产品种,必须选择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区培育、繁殖材料。

  (1)立即下种

  适时下种很重要,7月下旬至8月初将土地备好,收乌药时,适合作种栽的附子立即按行距50厘米,株距26厘米,深10厘米开穴,栽1~2个种栽,使芽口向上,覆土3厘米,再套种蔬菜、蚕豆、豌豆、小麦等。天干旱时7~8天浇水一次,让附子在地里休眠,第二年出苗生长。

  (2)贮藏备种

  收附子时,大的药用,小的留在蔸上,假植沙质壤土中,种时取出种栽;若从老蔸取下种栽,用沙质壤土或砂土挖66厘米左右深的坑,在下面铺一层种栽,上盖16厘米厚砂土,再铺一层栽子,盖上砂土,直到地面,作成瓦背形,四周和中间立几束玉米秆等物使之通气。12月份,到备好的地里,分大中小三等,大株行距26厘米,中株行距20~23厘米,小株行距16厘米,施足底肥,以厩肥和适量的过磷酸钙(每公顷225千克)施人穴内,覆土6-10厘米,每公顷下种量为750千克,冬裁时要选择健壮整齐、产量高、质量好的幼苗。过于寒冷的地方木能冬种也可春天栽种,方法同上,和玉米、花生、甘薯等套种,每公顷产乌药60万个左右,一般只能繁殖两年。山区培育品种,防止退化,优良品种以“和尚头”为最好,块根大产量高。

  间套作方法:附子栽完后,随即在畦的一面套种青笋,每隔16厘米远种一窝。第二年4月底或5月初青笋收后,套种玉米,每隔50厘米种一窝,每穴留两苗,套种玉米只套种在畦的向阳面,主要为附子遮荫。附子收获后,立即在畦上播种白菜,不必施肥,每公顷可产白菜52500千克。也可在附子收获后,再栽晚稻苗,先把稻秧寄栽在别的稻田内,6厘米距离一株,7月底8月初附子收获后,立即灌水整地栽秧。如果玉米还未成熟,可暂留不收,如果水浅,可在挖了附子的畦内栽秧,不影响玉米最后成熟。这样能粮药双收。例如在陕西南郑县五拱公社1976年收获了0.27公顷附子,每公顷产附子8250千克,玉米4500千克,晚稻每公顷产3000千克。

  3.田间管理

  加强管理是保证附子优质高产的关键。

  (1)修根打尖

  修根分两次进行,第一次4月上旬苗长出4-5片叶时进行,把植株附近泥土刨开,现出母根及附于大的在母根内侧留2~3个较大的附于,小苗留一个,其余的附子全部摘掉。第二次在5月中旬,刨13~16厘米深以露出附子上半部为度,削去母根上的新生小附子及所保留的大附子上的须根,只留下面一个独根,使附子表面光滑,注意勿损伤母根。

  打尖:每次施肥前要打尖。3~5天后,在植株叶腋间长出腋芽,立即拿去,使营养集中于附子的生长。

  (2)除草追肥

  乌头栽植宜精细,除保持土壤湿润疏松外,见草就除,夏天忌积水,适时追肥,苗高 6厘米时,追第一次肥,每公顷施腐熟饼肥750千克,混合稀粪液37500于克,施在行间。第二次施肥在第一次修根后,施腐熟饼肥1500千克混合稀粪水37500千克,施在每两株距间。第三次施肥在第二次修根后,粪量加大施在上次未施的两株距间。注意病植株,发现即拔掉烧毁,缺苗者要补齐。

  (3)培土

  为防治雨水侵入根部,减少根腐病,降低地温,促进块根膨大,在追肥时将畦两侧的土搂入植物根部作成鱼背形。

  (4)灌水排水

  如果遇到春旱或土壤过于干旱,应及时浇水,气温升高后,应浇早晚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止乱根。

  4.病虫害防治

  白绢病

  又叫根腐病,在6~8月发病重,受害根成乱麻状干腐或烂薯状湿腐。根周围和表土布满油芽籽状菌核。

  防治方法:和水稻或禾本科轮作,采用高畦,雨季排水,土壤消毒,发病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灌病区。

  (五)采收加工

  附子栽后第二年7月收获。留种地冬季随挖随栽。用锄头刨出块根去掉须根泥土,去掉地上茎叶将附子和母根分开,每公顷产附子7500千克左右,母根晒干称为川乌、附子含有乌头成分,属剧毒药,用药前必须加工。

  (1)盐附子

  将较大的生附子洗净后,置入大瓦缸中,倒入胆水及盐水的混合液(叫胆巴卤汁,主要是硫酸镁),50千克生附子需胆巴20千克,食盐15千克,加水30千克而成,浸泡5日后,捞出暴晒至外表水干,又放入缸中浸泡一日,捞出再晒、再泡,如此反复3次,历时2~3天。每次浸泡时都应适当添加胆水和盐水的混合液。使溶液浓度不变并始终保持淹没附子,每次晒的时间可逐步增加到4~5小时,使其逐渐吸收胆盐。然后白天晒,晚上浸,历时5~6天,使附子充分吸盐,至附子表面现出大量盐的结晶,内部也充满盐霜变为坚硬时为止。每50千克生附子,可制成盐附子60千克。此盐附子可直接入药。

  (2)白附子

  选个大、边角少的鲜附子洗净后,放入瓦缸中用胆巴水液(每50千克附子,用20千克胆巴,15千克水),浸泡5日后即可。胆附子为制各种附片的原料。再加胆巴水5千克,泡胆附子的水(老水)5千克,煮胆附子50分钟左右,煮透.捞放有少量老水的清水中浸泡10小时,纵切成薄片,放清水中浸泡,捞出放竹笼中蒸煮,蒸气上升半小时,取出晒,有圈角时,放密闭容器中用硫磺熏,取出晒干。

  (3)黑附片(黑顺片)

  用泡制过胆附子的“老水”放入锅中加热至沸,倒入肝附子煮约50分钟,透心为度,然后捞起倒入有少许“老水”的溶液中浸泡一日捞出,不去皮,纵切成厚约1.5厘米的片子,放入清水中浸漂2日(48小时),把片捞起倒入另一清水缸内,并加入经烤炒成汁的红糖(每50千克片子用红糖0.075千克)充分拌匀混合,浸泡至片子成棕色(时间随当地气温而定),再用清水漂至无麻辣味取出再蒸,蒸时火力必须掌握均匀,不能中途停顿,蒸10~12小时,片子出现有油面、光泽为度。然后将蒸好的片子放在烤片折子上,用木炭火烤,注意勤翻,切勿烧焦或起泡,烤上8~9成干后,再改用日晒至全平即成。

  (4)熟片(苏片)用泡制过胆附子的“老水”放入锅中加热至沸,倒入胆附子煮约50分钟,透心为度,然后捞起倒入有少许“老水”的溶液中浸泡一日捞出,剥皮去尾,放入清水缸中浸泡10~12小时,取出横切成2厘米厚的片子,再放进清水中3-4尺(换2~3次水),然后捞出蒸片。蒸时火力必须掌握均匀,不能中途停顿,蒸8-10小时,以片子出现有油面、光泽力度,将蒸好的片放在烤片折子上,用木炭火烤,注意勤翻,切勿烤焦或起泡,烤至8~9成干后,再改用日晒至全干即成。

关于乌头的传说
    传说古希腊文明天下的英雄赫拉克勒斯受到嫉妒成癖的天后赫拉的阻挠,要求他必须完成12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才允许他升格为神。最后一件就是把冥王哈德斯的地域看门狗带到天后面前。冥王并未拒绝,但他提出了条件:制服地域看门狗但不许使用武器。地域看门狗长有三个头颅,以身在冥界的死灵为食,异常凶猛,吼叫声如雷一般响亮。赫拉克勒斯奋尽心思终于战胜了地域看门狗,并把它带向天后。要见天后必须经过人间,但是久居地域的三头狗从未见过阳光,当赫拉克勒斯带着地域三头狗来到人间时,刺眼的阳光射入了三头狗的眼睛,迫使地域三头狗凶猛的来回摆头。它的口水洒落一地,这满地的口水生长出了诡异的绛紫色的花,这就是乌头。
《金匮要略》乌头应用的特点
乌头为散寒止痛要药,既可祛经络之寒,又可散脏腑之寒。然其有大毒,用之宜慎。《金匮要略》对乌头的应用颇有特点,笔者临证如法应用,收效甚佳,且安然无恙。
适应证 乌头能散经络之寒而止痛,适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如乌头汤治历节病,散脏腑之寒而止痛,适用于寒邪所致心腹疼痛,如第九篇乌头赤石脂丸治心痛,第十篇赤丸治腹满痛,大乌头煎、乌头桂枝汤治寒疝腹痛。
炮制 乌头有大毒,内服应制用,禁生用。如赤丸方用炮乌头,乌头煎方强调应“熬,去皮”用。炮、熬即焙烤烘干之意。
配伍 乌头除单独为方外,多与它药配伍使用。有相辅相成配伍者,如乌头赤石脂丸,方中大辛大热之乌头为主药,逐寒止痛,与大辛大热之附子、蜀椒、干姜合用,相辅相成,以加强其温阳逐寒止痛之力;也有相反相成配伍者,如治寒饮上逆腹痛的赤丸方中,乌头与相反药半夏同用,相反相成,以增强散寒化饮降逆之功。
剂量 因乌头有大毒,故其用量不宜大。用于丸剂,比常用药剂量小,如赤丸方中为二两,是茯苓、半夏(四两)量的一半;用于汤剂,以枚数计量,如乌头汤和大乌头煎均用五枚。据考证,川乌中等大者,一枚约7g,大者一枚约10g。乌头汤中五枚按中等大计约35g,首日服三分之一约12g;大乌头煎用大者五枚约50g,体质强者首日服三分之一约17g。此量比乌头现代常用量3~10g略大。
煎法 乌头的煎法有二。其一,单用者先以水久煎,再加蜜煎。如乌头煎方,“乌头大者五枚,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三升,煎令水气尽……”;其二,复方使用者,先以蜜另煎乌头,再将蜜煎与它药水煎取汁同煎,如乌头汤,先将川乌“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再将川乌蜜煎与其他四味药水煎取汁合煎。上述二种煎法,旨在消除乌头之毒性,并充分发挥其药效。
服法 因乌头毒性大,尽管与蜜久煎,服用剂量仍应谨慎。无论丸剂,还是煎剂,服用剂量均应由小到大,逐渐加量,以防中毒。如赤丸方,“先食酒饮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乌头汤煎取二升药液,初“服七合,不知,尽服之”。其次,体质不同,剂量有异。体质弱者,服量少于强者。如乌头煎方“取二升,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再次,汤剂量较大者,一日服1次,不可多服。如大乌头煎五枚,煎取二升,“强人服七合……不差,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
观察药后反应 服用乌头后,有的患者可出现眩晕、呕吐、肢体麻木等,此为药已中病的“瞑眩”反应,故乌头桂枝汤方后云“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但此时患者的心跳、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方为药后之中病反应,否则,即为乌头中毒反应,当尽快救治。


[ 本帖最后由 竹无心 于 2007-10-23 13:43 编辑 ]
IMG_5401.jpg
IMG_5414.jpg
IMG_5415.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6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通市 电信
:s117 乌头拍了好些PP,,整理中....:s115

[ 本帖最后由 竹无心 于 2007-10-23 13:46 编辑 ]
IMG_5419.jpg
IMG_5420.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16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南宁市 电信
有些药草的花很PL的!就如乌头:s103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16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 飞驰网吧(金山西路4号)
白芨也很漂亮的:s11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16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金山区 电信
乌头的叶子怎么黑黑的

不过花也没想像的好看,就是颜色我很喜欢:s10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16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连云港市 联通
漂亮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16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濮阳市 联通
想看看种药草那块地的全貌:s10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16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南宁市 电信
楼主种了是观赏还是要用滴.:s10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6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通市 电信
楼主纯属观赏,:s118 :s118 压根就不是俺种的....
全貌也是没有的,,,这片药圃绕着一座小楼一圈,不可能拍全的....:s11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APP|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陌上花 ( 京ICP备14018705号-11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 05:29 , Processed in 0.107901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