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找回密码QQ登录微信公众号微信交流群

陌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查看: 577|回复: 4

[肥] 开单子单列一些生物制剂的杀虫杀菌剂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8-18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市 电信
本帖最后由 北重楼 于 2015-8-20 14:16 编辑

本来是一个回帖,觉得还是单独发一次,因为看到很多人在询问生物制剂的农药,并且有些迷惑。
首先我对生物制剂农药没有执念的,非生物制剂当中也有大量低毒安全的药物。举个例子,吡虫啉,是第一代烟(河蟹)碱衍生类杀虫剂,用烟头泡水也就是利用烟(河蟹)碱,但那个浓度不可控,还不如用吡虫啉安全,现在烟(河蟹)碱类农药已经有多代,而很多地方的虫害对吡虫啉有耐药性,可以找到很多替代的低毒农药。


这里提到的生物制剂,从动植物以及微生物当中提取或培养出来,原则上不包括分析得到有效成分后再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制剂。
楼主热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电信
            杀虫剂:

除虫菊提取物,主要是除虫菊酯,产品太多样了。除了天然提取物,还有仿生合成的拟菊酯(不能用于有机生产),安全性和天然提取物相当甚至更高,价格低廉,也可以选择。菊酯衍生产品中也有中毒的,要注意类型和浓度。对鱼类毒性强,对传粉昆虫(蜜蜂等)毒性也强。

印楝素:从印度楝树中提取(中国苦楝也开发过产品,比如苦楝油,有效成分比不上三哥家的)。品牌很多,浓度剂型多样,选择自己需要的就行。100%的印楝素也是高毒的,但稀释到原药浓度就是低毒,再稀释到工作溶液的浓度,那毒性可以忽略不计(大部分低毒农药稀释后的工作溶液,毒性都可以忽略,也就是毒性其实主要和浓度有关)。前辈有言:抛开浓度谈毒性,就是耍流氓。对鱼以及高等动物无毒,对传粉昆虫中毒。

苦参碱:从豆科苦参中提取。以对高等动物无毒和环境降解快著称,不过也因为降解快,使用要避免暴晒。现在用的很广泛,品牌剂型很多。配合表面活性剂使用,是现在控制白粉虱的主流方法。


阿维菌素:由链霉菌中阿维链霉菌发酵产生。对螨类和昆虫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不能杀卵。作用机制与一般杀虫剂不同的是干扰神经生理活动,因不引起昆虫迅速脱水,所以致死作用较缓慢。阿维菌素对捕食性昆虫和寄生天敌虽有直接触杀作用,但因植物表面残留少,因此对益虫的损伤很小。阿维菌素在土内被土壤吸附不会移动,并且被微生物分解,因而在环境中无累积作用。对鱼高毒,对蚕高毒,对蜜蜂有毒。甲维盐为阿维菌素的半合成衍生品,更高效。


鱼藤酮:从毒鱼藤中提取。对几类害虫杀虫效果强烈,对水生动物有高毒性,对陆地高等动物无害。不过原药易燃且会产生剧毒气体,且口服会出现急性中毒,虽不致死,但有肝肾毒性,所以不适合家庭。

苏云金杆菌:大名鼎鼎的Bt菌,活菌制剂,以菌治虫最出名的。对付那些毛虫大肉虫有很好的效果,小虫子就不用这等牛刀了。缺点是活菌制剂效果受温度影响很大,环境温度太低效果就不好,还有对家蚕是剧毒的(因为家蚕也是大肉虫)。

白僵菌:也是活菌制剂,寄生的虫谱很广泛,尤其常用在防治地下害虫,对天敌昆虫基本无害。活性还是受温度影响,不过菌种可以在地下休眠,会长期起效果。以上2种菌剂适合广泛使用,小规模使用效果一般。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电信
            杀菌剂:
可以说。。。不多。生物源农药当中,要找杀虫剂容易,找杀菌剂就难了。有机生产中对植物的病害,更注重预防,只要植株健康,病害就不容易找上门(就像一个免疫力健康的人,遇到环境里的病原体,一般也不会感染,但是遇到狗,它还是能咬你一口。植物方面,病害更容易找上弱植株,而虫子更喜欢啃生长旺盛的)。话说回来化学杀菌剂,毒性高的也不多,其实选择面还是很广的。
不过有还是有的:

蛇床子素:从蛇床子当中提取的,我国研发的新一代杀菌剂,用在白粉病防治上效果不错。其他信息了解不多,不过从药理分析,这个农药原液绝对不适合饮用(废话),另外此君用量不低,成本上还是需要考虑下。
农用链霉素: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对细菌性病害(根腐、软腐、立倒等)效果显著,养兰的人用的比较多。

井冈霉素: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登记应用领域是水稻生产,用在花卉上需要摸索一下配比。

多抗霉素:链霉菌制剂。登记领域是水稻,现在也常用在果树、草莓、瓜类的生产,对灰霉白粉的效果不错,用在月季上可以参考苹果树的使用方法。

春雷霉素:育苗用多,和月季关系不大,略。


有兴趣的,可以进一步查资料,反正农业部登记在案的肥料农药,网上一查就有,农药需有三证(包装上有),三证不全的是不合格产品。了解一下农药的作用机理,对毒性就能够有立体的认识。


另外,加强养护对于防病效果也是很明显的。比如该淋雨的时候要淋雨,连续降雨要适当避雨,雨后及时抖水(小棍敲敲就可以),碰到沙尘暴和泥雨,要及时清水冲洗晾干(不然很容易爆发白粉)。适当修剪去叶增强通风。冷凉天控制氮肥尤其是铵态氮使用。等等。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8-18 15: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南宁市 电信
收藏了,正想多了解下这方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8-20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电信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APP|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陌上花 ( 京ICP备14018705号-11 )|网站地图

GMT+8, 2024-6-8 02:23 , Processed in 0.130553 second(s), 1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