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季审美价值取向-----月季品种观赏价值流行现状和趋势浅议(本人原创,请勿转载)
月季审美价值取向-----月季品种观赏价值流行现状和趋势浅议(本人原创,请勿转载)
--- KAP1968---
近年月季销售和栽培大热,市场日益红火,本人就月季品种观赏流行现状和趋势发表浅见,敬请讨论:
1、花型的观赏
1.1传统的高杯和莲座状花型已经风光不再,大量的传统切花品种栽培量除开出口或者商用外,业余栽培越来越少,关注度日益下降。
1.2球状花型、碗状花型大热,而且经久不衰,即花友们常说的“包子”花一直受到追捧,以奥斯汀系列品种居多。常见的有朱迪、安布里奇、瑞典女王、自由精神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单瓣或半双的花型在具备特殊的观赏价值情形下,同样大受欢迎,如眼睛(万众瞩目)、蓝梦、粉色柠檬水、柠檬水等。
1.3单个花朵的花瓣形状和质感日益重要,花友追新一族的欣赏价值观念也日益苛刻,对奇(怪)瓣型花朵追捧度越来越高。如所谓波浪边、蕾丝边的月季品种大受女性花友的欢迎。如美咲、艾格尼丝、詹姆斯高威、金丝雀、红色舞裙等等。
1.4内层花瓣的排列的紧凑而有序的方式已经是经典品种存在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考量花型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如杰夫汉密尔顿是奥斯汀的碗状花型经典,而天狼的夏日花火是古典莲座型的一个紧致高密度花瓣的经典。
总之,如果将上述几个特色结合的很恰当的品种必然是很热销很受追捧的了,也将带动品种的流行趋势走向,同时也为国内外育种人提供一个月季育种的价值取向了。
2、花色的观赏
2.1随着科技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视觉艺术广泛运用(尤其3D技术不断成熟),人们的色觉感官价值取向已经呈多元和多极化的趋势发展,传统的基本色和中间色的平铺无变化色度和色相的品种已经审美疲劳,此类品种处于淘汰的边缘,最多的这类品种广泛存在于城市公园和道路的隔离带和绿化带之内,其存在时间和空间都是长久和大面积和体积的,极易产生视觉疲劳,俗话说叫视而不见,可以忽略的色彩。而色彩推移渐变和色彩混合(即复色或多色)已经成为审美流行趋势。举几个方面的例子:
2.2色彩推移之色相推移:由冷到暖或由暖到冷进行排列、组合的一种渐变形式。其审美价值在于:具有强烈的明亮感和闪光感,富有浓厚的现代感和装饰性,甚至还有幻觉空间感。比如粉龙沙宝石(由冷色的白色边界向中央渐变为粉红),具有鲜明的明亮感,及其吸引眼球的欢快感觉,和造景渲染的强烈效果。再如第一夫人(德,切花,粉),虽然调子没有龙沙明亮,但都认为其实是龙沙的四季开花性的替代品。再如如草药茶、我的心、卢森堡公主、朝圣者等。
2.3色彩推移之明度推移:将色彩按明度等差级系列的顺序,由浅到深或由深到浅进行排列、组合的一种渐变形式,即美术中常用的退晕渲染手法。其具体表现是产生梦幻的层次效果,产生动态的空间感觉。比如切花米兰达、亚伯、、瑞典女王、中国女孩、日冕等等。
2.4色彩混合之空间混合:将两种或多种颜色穿插、并置在一起,于一定的视觉空间之外,能在人眼中造成混合的效果。色彩效果显得丰富、响亮,有一种空间的颤动感,表现自然、物体的光感,更为闪耀。如混合之效果较明显的法国莫奈、铜管乐队、遥远的鼓声、咖啡拿铁等。
2.5颠覆传统审美观念的色彩:审美观的多元和多极化形成颠覆了传统的价值取向和习惯。为各种奇特的色彩型月季花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舞台。典型的一个奇葩实例就是日本的河本纯子培育的加百列大天使,这种悲怆、凄凉特定环境下使用的色彩被完全复制到月季花瓣上是对传统观念的实际挑战,而且毫无意外的被许多年轻的月季爱好者全盘接受,这在20多年前的大环境下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这绝对不是荒谬的推论,因为大家可以回忆以前整个国家所用的色彩就是那么前篇一律的几种而已。
当然对月季花色的审美绝对不是笔者所描述的以上几个简单概念所能包容的,纵观整个市场,新品层出不穷,月季的审美价值和观赏价值都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的了。笔者旨在抛砖引玉,提高广大月季爱好者的欣赏水平,促进育种工作者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月季的商品价值和在万千植物之中的身份地位。词不达意,一言难尽,望各位多批评、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