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扫街] 冒雨采摘槜李
本帖最后由 乌镇兰苑 于 2014-8-24 20:39 编辑
摄影:吴老师
槜李,是一种水果,属李子类。开一种细小的白花,刚长出的果子青青的,成熟时紫红色中有淡黄的斑点,并不怎么俏丽,好在有一层白粉粉的东西覆盖,显出少女样的娇嫩。但这也还是普通的。成熟的果子,大多漂亮,像桃子的白里透红,梨子的薄嫩鹅黄,樱桃的浓红亮丽,外观的可爱远在这槜李之上。这果子吃起来,甜中带一点点酸。据说好的品种,拿一根吸管插入皮里,吸着吃,吸到只剩瘪瘪一张皮包着一个核。这样的槜李,能吃出一种酒味,所以槜李有时候也被叫成了醉李。但这恐怕也还是普通的。水果与酒之间,本来就没有多远,比如葡萄,放在一个瓶子里,久了,就变成了葡萄酒。但槜李,在嘉兴人的心目中,确乎是不寻常的。嘉兴人诗里吟她,画里画她,书名用她,二度专门为她写谱,甚至,专门成立了槜李研究会,准备里里外外详详细细地研究。嘉兴人如此着迷,因为嘉兴人相信,这是只能长在嘉兴的一种水果,就像南湖菱,离开南湖的水,在别处就会长出尖尖的角来,而槜李,离开了嘉兴的土,就会活不下去。槜李对乡土的这份眷恋,使嘉兴人唏嘘不已。
网友实拍:金黄璀璨的油菜花
色影无忌阅读785评论4
网友实拍:武汉的玉兰花
色影无忌阅读1509评论11
分享的灵芝菌棒,采摘后不要丢弃,还可再次生产
种植\百科\辨识阅读2572评论13
转让三组绣球小苗2018.9.9实拍苗情图
花卉跳蚤市场阅读843评论4
乌镇兰苑皇家院士
本帖最后由 乌镇兰苑 于 2014-8-24 20:37 编辑
又是槜李上市季节。朋友送了我两盒桐乡桃园村的槜李。桃园村据说就是2500年前的槜李城旧址。《大清一统志》载:"槜李城在秀水县西南七十里,为吴越战地"。即桃园村所在地址,民国时期曾以此命名槜李乡。桃园槜李便自称是最正宗的产地。关于槜李的正宗产地,嘉兴人内部一直有几派争论不休。桃园村以地名争正宗,另有派别与种源争正宗。据《嘉兴市志》载:“宋代至明清,嘉兴的净相寺及附近盛产槜李,在《嘉禾百咏》中的《净相佳李》诗云:“‘地重因名果,如分沆瀣桨。伤心吴越战,未敢尽情尝。’”在清道光四年(1824)由净相寺主持上莲僧人重建香华桥时,于桥两侧写有“果珍曾纪鲁春秋,门开关寺留元井”的桥联。光绪二十八年(1902),李少园刻《龙湖槜李题词》,次年又续刻,传之于世。由此,净相槜李在嘉兴是一班读书人代代相传记载下来的。据传,净相寺所产槜李,不轻易予人,僧人贮果于兰花细瓷盖碗中,视为禅中珍品。清代列为贡品。僧人苦于官府勒索,竟将果树砍伐殆尽,仅西厢房僧人余泰曾留存一棵,后因无人抚育,于1855年枯死。时新篁一村民李泉石分植净相寺槜李于家园,号“龙湖槜李”,繁殖至数十株,历三代名噪嘉禾。光绪年间,净相寺僧人反向李家求种续种。民国时,新篁、竹林还有个别农户零星栽培。抗日战争爆发后,李氏槜李尽毁于战火而无存;竹林槜李村仍有数株保存。现竹林村和净相村合并,净相槜李又出现了新的生机。有三星果农,十几年自行培育槜李,号称种植技术最好,种的的槜李最正宗的,这是草根一簇以技术立足的,几年前我还专门去寻访过他,写下过关于他的文字 。
2014-08-24回复
乌镇兰苑皇家院士
本帖最后由 乌镇兰苑 于 2014-8-24 20:45 编辑
一阵摩托车的轰鸣,男主人回来了。农妇为他递上一杯水,他接过来时说了声“谢谢”。这声谢谢说得非常轻,但边上的我却听得非常清楚。我有些惊讶农村夫妻间的相敬如宾。坐下闲聊,我问他,“这槜李的‘槜’字是用木棒击打的意思,你有没有击打过它呀?”他说:“当然有了,这十几年来,我一直尝试用不同的棒子从不同的方向击打树枝,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或轻或重,但始终没有听到敲击时的那种‘槜’声。有一天夜里,我突然就开窍了,我终于明白这击打的奥妙了”。我急问他什么奥妙,他却话锋一转,跟我说起桃树的传统来。他说:“种桃树的人家为期望桃子来年好收成,在正月初一的夜里会有两个人到桃树下,一个边击打桃树,边责问桃树明年桃子结不结多,另一人就扮成那桃树的精,‘唉哟哟’喊着痛,回答明年一定收成好。其实这样做都是有道理的。所有的传统都是有科学道理在里面的。现在的人只知道按传统做,却不知道传统为什么这样做的了。”我忍不住打断他的滔滔“愤青”语调,追问他击打的奥妙,他却突然不肯说了。他说这个是他的秘密,不肯对外人说的。一脸得意的笑。农民式的可爱狡猾,没辙。只好再问他嘉兴的槜李最正宗的究竟出自净湘还是桐乡?留传下来的两本《槜李谱》里面,对此有完全不同的考证。他的回答倒也干脆:“桃李满天下,不是一个比喻,桃李确实是从内蒙古到海南岛都能种植。嘉兴当时能够以槜李命名,想必这种李子种得非常多。桐乡、净湘正在嘉兴的区域内,应该都能够种植吧。”简短几句,让我茅塞顿开。嘉兴以前被称为嘉禾,恐怕多禾苗也是一个原因吧。那么文人们无限悲伤地说到槜李出净湘寺就死,后来又在净湘寺内绝迹的故事,也只是寻到了槜李的最后出现地而寄托的哀思罢了。在古嘉兴区域内,也许这种李树曾经像现在的禾苗一样,到处旺盛地长着。我问他槜李是否真的那么娇贵,是否出了嘉兴就真的不能种植?我提到那个湖州富商移植槜李失败的传说。他说那些都是文人们半懂不懂的瞎扯。槜李只能在新丰净湘寺里成活,那我门外那几棵槜李树,难道是海市蜃楼吗?只不过,槜李对环境的要求特别高些,要求有洁净的空气,清澈的水流,没有这些环境,槜李的确是会死的。
净相寺的僧人贮果于兰花细瓷盖碗中,我则用清代的小碟子装了几颗,也算珍重了它。看着它的颜色由黄转红转紫。一种水果能够如此迅速地变换颜色,里面的水份与新鲜却纹丝不动,这也只有槜李才具备的本事了。而一种水果带着如此浓烈的乡土情意与乡土文化,恐怕也只有槜李了。
2014-08-2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