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球根花卉-百合和贝母

lszlxrzp

2009-11-24

本帖最后由 lszlxrzp 于 2009-11-26 11:25 编辑

宫灯百合(返回目录)

一、概况

学    名        Sandersonia aurantiaca灯笼百合属         

别    名        中国灯、圣诞钟        

原 产 地

        南非        

分    布               

花    色        橙红色        

花    期        7月        

繁殖方法        播种、分??        

光    照               

栽培难度               

二、栽培要点

植物特性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叶,高60cm。叶片互生,线形或披针形,长10cm,无柄。花冠球状钟形,稍似中国纸灯笼,花长2~3cm,花柄下垂,腋生,有短裂片6,雄蕊6,花药丁字形,花柱三裂。蒴果3瓣,胞背开裂。

栽培环境        喜阳光充足,稍耐阴。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

繁殖技术        入春后播种在排水良好的植床上,覆以砂和泥炭土混合土,保持15~20℃可发芽。

种球处理        地上部的茎叶枯黄后,将球根掘起,用多菌灵500倍液消毒约15分钟,晾干后用湿润的锯末或椰糠包埋,于5~10℃下贮藏6~8周。

栽培基质        选择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pH值6.5~7.0。

定    植        地栽定植培养球的株行距为5×5cm,开花球为10×10cm左右。

肥    水        生长期需充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茎干易软弱,因此施肥不宜过多。

整形养护        地下块根如不受冻,可年年开花,寒地可以植于背风处越冬。植株高30~50cm时搭设花网,以免倒伏。

用途:切花、盆花

植物诊所: 常见虫害为蚜虫、叶螨,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病害有白绢病,发病初期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发生严重时应将病株连土掘起丢弃。

贝 母(返回目录)

一、概况

学    名        Fritillaria spp.         

别    名               

原 产 地

        北温带        

分    布        温带国家广为栽培        

花    色        丰富        

花    期        春季        

繁殖方法        分球或扦插鳞片为主        

光    照        半阴至全阳        

栽培难度        较易        

二、栽培要点

植物特性        多年生草本,株高50—150cm,具鳞茎。叶互生或轮生,线形、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花单生或排成伞形花序或总状花序,有苞片,弯垂;花被钟状或漏斗状,常有方格纹,花被片6,分离。蒴果室裂。

栽培环境        喜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沛(部分种类喜半阴) 之环境。

繁殖技术        繁殖主要采用鳞片扦插、播种和分球方式。选取肥厚、健壮的中层鳞片为扦插材料,以45度角插入基质。基质可以是细沙或混合土。分球方式是将小球种植成为开花的大球。种子随收随播。

种球处理            种球用湿润的锯末、椰糠包埋,在3-4℃低温下处理6-10周,打破休眠即可定植。也可埋在湿润基质中经冬天自然打破休眠。

栽培基质            地栽土壤要求肥沃,疏松,有机质丰富,喜微酸性而湿润的土地。盆栽用泥炭:河沙:珍珠岩=2:2:1的混合土,pH值6.0-6.5。

定    植        秋天栽植。地栽株行距15×25cm,盖土5—6cm。盆栽每盆1-6个,盖土6-8cm。

肥    水        定植后浇足定根水,2-3天视情况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不干旱不积水。定植后3周不施肥。现蕾前施含氮较高的复合肥,现蕾后施含钾较高的复合肥。

整形养护        夏季过于炎热时,可挖出鳞茎置低温贮存,至秋再种。

用途:且作盆花和花镜材料。常见栽培的有冠花贝母F. imperialis、伊贝母F. pallidiflora、浙贝母F. thunbergii、川贝母F. cirrhosa等种,后者是著名止咳中药。

植物诊所:

相关阅读
查看全部|只看楼主评论0阅读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