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夜我太有发言权了,以前在北阳台养
养多肉的都懂那种挫败感:明明每天浇水施肥,结果光照不够,好好的肉变成“绿面条”——叶子越长越细,原本圆滚滚的莲座摊成饼,尤其阳台党,窗户就那么点散光,有时候真觉得“多肉和我犯冲”?直到后来发现,原来有些多肉自带“抗徒密码”,就算光照差点,也能保点“多肉样子”,这不就是给阳台党开的“绿色通道”嘛!
花月夜我太有发言权了,以前在北阳台养过一盆,每天就下午两小时散光,居然能冒出细细的红边,不像别的月影系,光少点就“瘫成一片”。关键它还皮实,浇水多了也不容易烂根,新手随便养都能活,这不就是“普货里的美人”?还有玉露,人家根本不稀罕强光,越阴越透亮,像小玻璃珠子似的,放在窗台角落正好——你说这品种是不是专门为室内党设计的?晒多了反而变灰蒙蒙,倒不如阴点更“有灵魂”。
条纹十二卷是“办公室神器”,我同事把它放电脑桌旁,天天就台灯那点光,半年没徒长,就叶心有点发白,比我养的景天科省心十倍——别的多肉放室内一周就拉长,它倒好,跟“木头人”似的,抗造得很。吉娃莲的小红尖特“倔强”,就算光差点,那点红尖还在,不像有些多肉,光不够连“标志性特征”都没了,至少看着还像“多肉”,不是路边的野草。
乌木的“霸气”真不是吹的,叶片硬得像小刀子,我家阳台光照不均,它居然没拉长,就是叶边的红没那么深,但莲座型还在,不像别的东云系,光少点就“站不直”。熊童子更萌,毛茸茸的小爪子,光差点也就是红尖没了,但还是肥嘟嘟的——只要别手贱浇太多水,根本不会变成“长条碰香”,这不就是给“爱浇水星人”留的退路?
冰莓我去年入了,虽然度夏要小心(别闷着),但平时在阳台真省心,光少点也就是叶子松点、颜色变绿,不像有些月影系,光不够就“穿裙子”(叶子下翻)。酒神的叶片像小枕头,就算光差点,也就是灰绿色,不会拉长,放在飘窗上偶尔晒晒太阳,就能出点红纹,比那些“光不够就死给你看”的品种强多了。
其实养多肉最忌“一刀切”——不是所有多肉都要晒足8小时太阳。阳台党与其纠结“买补光灯”,不如选对品种:那些自带状态、抗徒长的,就算光照差点,也能养出“看得过去”的样子。毕竟咱们养多肉是为了开心,不是为了“追求极致状态”——能保持点圆滚滚、有点颜色,不就够了?
你要是阳台党,不妨试试这些品种,反正我亲测过,至少不会让你看着“绿豆芽”叹气。毕竟,多肉的“美”从来不是只有“全状态”一种——能在有限的环境里,保持点自己的样子,不就是最适合我们的“好多肉”吗?